就在今天(11日)早晨,廈門有人拍到了一個比較驚奇的現象,即廈門現罕見太陽綠閃!人們在被如此現象震撼的同時,也有所擔憂,會不會是有什么不好的征兆呢?到底廈門現太陽綠閃預示著什么呢?其實,這只是一種大氣光學現象啦,雖然罕見,但也沒有什么玄學說,大家不要迷信哦。
廈門現罕見太陽綠閃?
廈門太陽綠閃
今晨,有人拍到廈門初升的太陽發出綠色的光,據氣象部門表示,綠閃是太陽光折射現象,常出現在日落,當紅橙黃光落入地平線后,波長較長的綠光就被看到,從而形成綠閃,是一種罕見的大氣光學現象。
廈門現太陽綠閃預示著什么?
只是一種罕見的大氣光學現象,無任何預兆說,請勿迷信。
此前相關現象:
2014年11月25日傍晚,日本沖繩縣男子野田昭洋,在瀨長島拍攝到了“綠色的落日”。
2016年1月7日清晨,北京出現太陽綠閃現象。
2020年10月27日消息,福建平潭現“太陽綠閃”奇觀,日落瞬間太陽上邊緣出現瑩光綠區塊。
定義:
日出或日落時,人們有時可以發現,太陽的上邊緣部分有短暫的綠色閃光,稱為綠閃。當太陽光在大氣中傳播時,由于折射而發生彎曲,因此當人們看到太陽底部與地平線接觸時,實際上太陽已經落到地平線以下,只不過太陽成像于地平線以上而已。不同波長的色光對應不同的大氣折射率,因而太陽光在大氣中傳輸時會具有不同的折射軌跡,紅色光折射程度次于藍色光。因此,日出或日落時,人們通過望遠鏡可以看到,太陽底部邊緣為紅色,而上部邊緣為藍色,中間依次為青、綠、黃、橙??紤]到大氣消光系數一般隨波長變短而增大,藍色光在大氣中傳輸時衰減非常大,人們看到的是靠近藍色光的綠色光。通常情況下,太陽的綠色邊緣非常薄,肉眼很難觀測到。只有在適當的大氣條件下,如大氣中有逆溫的情況,綠閃會非常耀眼,這是因為此時的大氣折射率比正常值要大。
成因:
綠閃是由光線在大氣層內折射造成的(同三棱鏡的作用)。光線在密度較高的低層移動的速度比在稀薄的高層要慢,因此太陽光在大氣層內的路徑是略微彎曲的,而彎曲的方向與地球的曲率方向是相同的。高頻率的光(藍色和綠色)的路徑比低頻率的光(紅色和橙色)更為彎曲,所以在日落之后太陽的紅光和橙光受阻于地球彎曲的表面時,依然能在太陽的上緣看見藍綠色的光。
綠閃是被強化的海市蜃樓,這是因為大氣層的密度逐漸增加,折射的作用也隨之增強。在干凈的空氣下,當更多的夕陽光線沒有被散射而抵達觀測者的眼中時,綠光便能被看得更清楚。我們也可能看見”藍閃“,但通常藍光很容易被散射掉,只剩下綠光能被看見。